有一個有趣的現象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:你在夜色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交通標志物,例如交警的背心、公路的標示牌、標線、防撞筒,以及前方車輛的車號牌等等。這些物品明明沒有自體發光的功能,我們卻能在遠處看到亮點。如此強力的反射是怎么做到的呢?保護我們晚間出行安全的背后功臣又是誰?
反光材料,也稱逆反射材料,可分為交通標志反光材料、道路標線反光材料、突起路標、輪廓標、衣物用反光材料等。本文將著眼于交通標志反光材料——反光膜,帶大家一窺究竟。
反光膜是一種已制成薄膜可直接應用的逆反射材料,也是應用Z為廣泛的一種逆反射材料,可以反射車燈的照射光,使駕駛員可以在遠距離外發現前方物體,采取措施。1939年,美國交通標志國家標準中正式規定要使用反光膜制造交通標志。
不同反光膜的組成材料和結構各不相同,透鏡埋入型和透鏡密封型均采用玻璃珠反射原理,而微棱鏡反光膜的反射原理是運用微棱鏡的折射與反射。
過去在制作標志牌的油漆中摻加一些玻璃珠,以達到反光的目的,但其反光效果差,難適應速度快、交通量增大的道路。
目前在等級公路上,標志上均粘貼反光膜。一般公路上采用經濟級或工程級反光膜;一級公路及高速公路則采用高強級反光膜,而在一些交通量大且多雨、多霧地區的高速公路上則采用鉆石級(1-2級)反光膜。這樣使駕駛員可在一定距離內見到清晰、明亮的標志牌,這就大大改善了行車的安全條件。